诚然,当年提出“一省一校”时,的确是为了照顾一些偏远地区,所以每个省都至少有一个省属211名额。
现如今,一些省属211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发展速度已经羡煞旁人。
北京工业大学,前些年有着“四大染缸”的调侃,曾经被北京土著当成北京本地学渣的容身之所。
北京化工大学,虽然出身不错,原化工部直属,但是近些年的录取分数,已经被北京工业大学逐渐追赶上来。
首先来讲,大一是在通州上,一个偏僻角落里面的学院,目的是让你无缝衔接高中大学校园生活,毕竟周围基本没啥娱乐设施,让你安心学习。
其实这个学校哪都好,食堂好,老师也好,班主任很负责,据说隔壁班有个挂科的(挺少见的),班主任第二学期,每天晚上都让他去办公室上自习。
这个学校最惨的是宿舍,6人寝室,虽然不能说特别拥挤,但是有点小失望(毕竟幻想4人寝,有自己书桌。)
但可能是为了弥补我们这些不能在寝室学习的孩儿(桌子太小,三个人用一张桌子,胳膊互相贴着。),学校给我们新建了一个巨大的逸夫图书馆,藏书巨多,学习氛围良好。
在没有平行志愿前,北工大里面很多是差几分清北的学生(真事,所以非平行志愿害人。)
有平行志愿后,北工大作为北京市的“亲儿子”,学风一直也抓的很严,作弊直接开。
还有就是科研经费,真的很充足,我们星火项目要3000经费都爽快批(最后当然成功啦!),也有与肯塔基的公费交换生活动。
贫困生补助,以及各种奖学金,保研名额,公平公正,都是直接把全部成绩公开。
相信站在北工大这个平台上,恒心前行的你,也能找到属于你朋友,属于你的人生道路。
正式从在读生变成校友了,由于大学四年技能全点在学习和科研上了,也只能从这个角度剖析。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市属211,非常受到北京本地考生的青睐,也受到市里的大力支持。
在北京市没有实行分层志愿的时候,工大也有小清华之称,很多高考失利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在当年都保研回去了。
工大毕业生的顶级战力在保研上依旧成绩很好,尤其是各个实验班还有樊恭烋荣誉学院,保研率都很高。
我个人所在的班级,6/30人保研(在实验班里算低的,和樊院更没法比了,人家80/90%保研率),并且全部保到985或者同等水平院校:北航好几个,中科院自动化所一个,天津大学一个,西安交大一个。
总而言之,在北工大读工科专业的话,只要好好学,能有保研资格的线%以上可以去一个不错的985。
师资上,北工大是更舍得下功夫,本校毕业的博士越来越难留下,现在招来的年轻教师70%以上都有海外背景,访问学者啊或者phd拿的就是海外名校的,而且还愿意各处引进人才…..
我实验室的三位领导分别是院士候选人级的大杰青,领域内有名的优青,HIT和美国专排top5联合培养的青年教师。
近些年我们学科入职的老师还有三清毕业的、Priceton联培出来的、香港引回来的直聘副高。
不光工科专业,在经管文法学科也一样,前两年从别的学校引进来的一个管理学方向的青年才俊,国科大少年班毕业,NUS的博士,60多篇SCI。
我有两篇高分SCI发表,另有一篇在审一篇在写,基本都是和老师们合作的,只有一篇文章的共同作者有一个学生,所以也是受到了工大老师的莫大照顾
我自己是被UCLA 伯克利 哥大 杜克 普渡ME录了,身边有NYU金工的,JHU的、UofT的,帝国理工,UCL的,总之出国氛围算是比较浓郁,出路的话也算还不错吧。
就业,了解的没那么多,只能说北京生源多企事业单位还是很愿意来招的,不占人家北京户口指标,招一个由北京户口的工大学生,人家说不定就能再多招两个清北的。
机二代,家里也是干这个的,明显学起来关注点就不一样,人家就更切实际更有目标,就业也不可能差。
还有学二代、学三代,家里爹妈就是教授,我真的见了好多,尤其是那些父母和子女是同一学科的,大概率不管保研/考研/出国/就业,都不会差。
工大一大特点是peer pressure相对比较小,大学四年把能拿的奖也差不多都拿了,全校13000本科生选1个,或者3000多毕业生选10个的奖我都拿过...
其实不是我多努力,主要是peer pressure没那么大,这块不能说太多了。
总之,顶住诱惑,不要一上大学就决定放飞自我,不要在别人选择翘课打游戏的时候一起沉沦,不要以为学习没用,每年都有被退学的,被延毕的,至少保证不挂科吧,不要沉迷在大城市的夜生活,泡吧蹦迪、买买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英媒爆料英国防参谋长帮助乌制定黑海战略!乌军高层“大换血”,乌克兰与荷兰签署安全合作协议
连人带车落水溺亡!美国警方称,福茂集团董事长赵安吉之死,系非“典型事故”,正进行刑事调查
这是专属于一群“大朋友”的亚运记忆。杭州市弯湾托管中心的心智障碍者学生组成“圆梦亚运·弯湾拉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