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是第一批市级以下创建示范活动保留项目。2023年至2025年,全市力争建成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1350个。
●“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商场(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行业协会)”300个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3月至12月,为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第一个评估周期。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全市按照《关于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通知》《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指导标准》《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考评指标》等文件要求,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共创共建覆盖街区、商圈、景区、园区,商场、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行业协会,线下经营户和电子商务平台内经营者等多个行业领域的放心消费创建网络。
经过近一年的创建培育,通过主体自愿申报,区县市场监管局、消委会初步推荐,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组织评估认定,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开展“2023年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命名工作,最终决定命名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新世纪百货万州商都等472个主体为“2023年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
开展“2023年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命名工作,是对创建主体在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第一个评估周期(2023年3月至12月)内的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的认可肯定,被命名的主体将主动接受新闻媒体与社会各界监督。各区县市场监管局、消委会将认真落实创建活动退出机制,对命名后发现不符合示范单位考评指标的,按规定撤销命名并收回授牌。
据悉,为持续深化消费环境建设,AG平台真人 真人AG 平台官网重庆将“放心消费创建”纳入《重庆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政府主导共谋“一盘棋”,把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市消委会将持续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力,以线下无理由退换货、赔偿先付制度为着力点,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创建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丰富创建活动的外延和内涵,充分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创建活动,不断挖掘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动力、释放消费活力、改善消费环境,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重庆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进会上介绍,2023年,全市278户经营主体推行消费环节经营者赔偿先付制度,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79.4万元;2135户经营主体承诺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累计为消费者办理线万元。
●积极引导川渝经营主体参与线下实体店跨区域无理由退货,督促川渝经营主体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制度,积极开展川渝跨区域投诉举报转办工作,让川渝两地消费者实现“异地维权同城待遇”。
●全面深化创建合作,发挥川渝两地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老字号、地方特色经营主体创建引领作用,共塑川渝放心消费创建品牌。
前不久,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作为科普场馆类入选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无论是颠覆性技术自身的创新突破,还是利用颠覆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实现新产品的大规模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力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产品,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会更加强劲。
闫建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围绕紫杉醇生物合成及相关工作,他带领团队钻研了近10年。
相关研究成果日前以《单分子自由基中量子自旋转换的调控》为题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如何进一步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进行探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生产力革新突破,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当前,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加速落地,已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产业之一,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仍不完备。建议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安全完备的AI治理政策体系。
履职7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代表每年都会提出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议案,同时不断延伸履职触角。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AG真人 AG平台